聖文森短期醫療團(2014.11) —— 燦爛每一回相聚

《陳思帆中醫師撰.原文刊載於彰基海外醫療中心網站 及 『簡樸的幸福時光.彰基海外醫行記』

        在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停留的近三週中,常需至本島上的各地衛生所出診。衛生所多地處偏遠,總在狹窄的蜿蜒山路上上下下,司機們於窄路上彼此鳴按喇叭打招呼,流暢的交錯會車。出診治療病人常是疲憊的,但此時雙眼卻不能輕易閤上,因為窗外的景色太美太醉太迷人。陽光灑落在加勒比海上,一整片銀色日光閃耀,偶有帆船駛過,劃破平靜的海面,軌跡隨即再被新浪湧上,光芒再次在海面上重新整隊跳耀。
        我想這是無法輕易忘記的,陽光灑滿海面的壯麗,海浪拍擊港灣的聲音,海鳥俯衝捕魚的身影,還有黝黑患者臉上的笑容。
        聖文森本島幾乎就是一個火山,平地部份極少。點綴在青山間的彩色房子和海離的近,初見讓我想到義大利南部,五彩繽紛而美麗,但他們並不富庶,不浪漫,也沒有自傲的歷史。後來覺得更像的其實是蘭嶼,縱然擁有無盡自然美景,但也有著被長期殖民的過去,被奴役的背景,及永遠缺乏的物資。
治療後與聖文森總理合影
        在義診的期間,曾有幸替聖文森總理Ralph Gonsalves進行兩次針灸治療,但更多的是替無法得到完善醫療照顧的人民們治療。常在治療後,與他們道別並握手,厚實而長繭的雙手傳達著無盡的感激,雖然我常無法完全理解他們濃厚口音的英文,但眼中表達的誠摯是共同語言。
        當連續被幾位中年大媽患者以緊緊的擁抱表示感謝時,我內心澎湃,但在連續看診的忙碌中,得先將這激動先埋於心底。直到那天,一位老奶奶帶著一位學齡前的小孫女來看診,等候治療時,老奶奶對著小孫女說,「這是台灣來的醫生,台灣人幫助我們很多事,要跟他們說謝謝。」
        踏進醫界幾年,助人初衷反覆溫了又涼。黑人小女孩亮白的大眼睛,無邪的童音,簡單的道謝,讓我驚覺原來已經走了這麼遠。那刻,最深層的靈魂似乎被擰了一趟,還未回神,雙眼已盈滿淚。
治療前仔細問診及說明針灸流程
        島上雲飄的極快,前一刻大雨措手不及的落下,後一刻陽光又再次放亮。陽光能輕易的回來,隨時看顧著聖文森,但各國的支援及當地人民並不如此。聖文森境內人口大約為十萬人,但持聖文森護照在世界各地工作的卻有三十萬人。當地少有開發,多為依靠各國援助,但外交局勢總是瞬息萬變,像我們一樣的各國各領域援助團如同輕風撫慰著聖文森,隨時又再離去,留著他們和他們的貧窮相依為命。
患者大多是關節退化疾病
        跨越到地球的另一端,我每日在不同地方看診,有患者週週回診,也主動介紹親朋好友前來接受針灸治療。我嘗試以中醫及針灸幫助這裡的人民,縱使有著語言及文化的隔閡,其效果就是讓患者信服的最佳利器。但我們終如候鳥,一年一至兩次的過境,盛開,而後凋落。無法答允那些央求續留在島上服務的要求,無法解決註定分別的無奈,就盡力幫每位患者處理最多的問題。既然注定是短暫的相聚,就讓每次的火花無限燦爛。
        感謝能有這樣的機會,感謝聖文森如天堂般的美景,善良熱情的民眾,彰基海外醫療中心及外交部駐聖文森使館人員的完善策畫,以及同甘共苦的四位伙伴們。我僅盡一己之力,但此行回饋給我的太多。純淨的加勒比海啊,陽光跳動在海面上,晃呀篩呀,它淘選出了那些我恐已遺忘的熱情,沉澱已久的感動,或許零碎,但絕對是值得珍惜的存在。
美麗的聖文森港邊
沙灘邊。
聖文森大多是黑沙,
但Bequia這裡是白沙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