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0528 有些話,我們等了一輩子。@《人間條件六-未來的主人翁》台北場
有些事情,我們似懂非懂;有些話,我們等了一輩子。 所以我們需要看戲,需要像這樣的故事對白,讓角色替我們上演衝突,讓舞台上角色代位說出我們期待的,害怕的,深層的,人生告白。 端午節前,特地排了時間看了綠光劇團,吳念真編導的《人間條件六》。 故事就是以六七年級遭遇的生活百態展開,像是把我們的生活原原本本的搬上舞台,不僅是貼近,更適合以寫實來描述這齣戲。 吳念真說:「我們以前只要肯努力,就能達到目標,但現在年輕人雖持續努力,卻只能讓生活過得輕鬆一點。我想跟他們說:我知道你們其實很辛苦;我還想告訴我的同輩:他們這一代或許衣食無缺,但真的沒比較好命。」 我不知道吳念真怎麼做到的,但我相信,他真的懂我們,懂世代間不同的美麗與哀愁。 像社會縮影般,故事由老師一家人為主線,支線是學生們的各自困惑爭扎的人生困難。支線雖多,但吳念真編導說故事的功力太強,我在每一個小支線裡都被觸動的不能自己,淚崩的幾乎讓我想旁若無人的放聲大哭。 從雙眼紅腫的走出劇場,我想了好多天,為什麼要哭,為什麼想哭,為什麼該哭?然後,前天深夜,看到 楊斯棓 學長的心得,我懂了,「 受過的傷必須及早梳理,不該發酵的得快點療傷 」。 人生如戲,但我們的人生,沒有人來幫我們分析評論。 我們在裡頭翻滾受傷,歡笑哭泣,但情緒及傷痛過後,很少能有機會被整理和撫平,就讓它藏在心底,在最深的底層,被厚痂蓋著,偶爾被觸動而感到刺痛,但它就在那裡,永恆的存在著。 有些事情,我們似懂非懂;有些話,我們等了一輩子。 所以我們需要看戲,需要像這樣的故事對白,讓角色替我們上演衝突,讓舞台上角色代位說出我們期待的,害怕的,深層的,人生告白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支線故事雖有數個,但我認為主題都圍繞著父母以及子女兩個世代間。 -舞台上有最懂得傾聽,是所有學生心中典型的理想型爸爸; -有白手...